自从19世纪五十年代由法国人创造以来,在汽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,鉴于铅的毒害和它体大而易收回,故较早即再生使用。经不断改进和完善后,九十年代初采用的再生工艺技术如下:
崩溃,将硫酸放出后独自收回,将机壳用破碎机崩溃,用比重法选出塑料后,再分为极板、板柱、电池槽和盖等。
分类,将除掉塑料的含铅部件破碎至(60mm的小块后分为4类:(a)铅粉,占重量的64%,含Pb占总量的约70%;(b)铅泥,占5%,含pb约3%;©小块铅合金,占7%,含Pb约26.5%;(d)铅渣,占14%,含Pb约0.5%。
再生,将(a)和制铅厂的烟尘一并处理,制成含锑1.7%~1.9%的电池用软铅再生使用;将(b)供转炉处理;将©作金属配料;将(d)填埋处理。
现在收回使用率已达90%~95%,主要原因如下:
构造单一,含铅量大易收回;耐蚀性能好,易作为金属再生使用;已建立起完善的收回和再生处理系统;治烟简单,即使混入锑亦可作电池用软铅使用。下一步是稳定提高收回率和改进收回过程中硫酸和铅尘的污染。